愛無界國際婚戀網
請稍等...
用户註冊
手機註冊 郵箱註冊

姓 名:

微信/Line:

自我介紹:

用 户 名:

驗 證 碼:

用户密碼:

密碼確認:

已經註冊? 立即登錄
用户登錄

用 户 名:

用户密碼:

忘記密碼

用 户 名:

驗 證 碼:

設置密碼

用户密碼:

密碼確認:

情侶天價分手費引外媒關注 分手了“情債”該怎麼算?

2018-07-31

      天價分手費引外媒關注

      分手了,“情債”該怎麼算?

      夫妻離婚代價不菲,情侶分手可能同樣如此。

      英國廣播公司(BBC)日前報道稱,近日,中國杭州警方接到某酒吧員工報案,稱有顧客在店裏遺落一行李箱。警方到達現場後發現,該行李箱沒有上鎖,裏面滿滿地裝着200萬元人民幣。

      杭州警方緊急開展調查,最終找到失主。失主説,這筆鉅款是其“贈予”前女友的分手費,由於未能達到女方要求的500萬元數額,這筆錢被遺留在二人約定見面的酒吧。

      天價分手費引起了外媒的關注。分手費真的能衡量真愛的價值嗎?分手了,“情債”該怎麼算?

      展示“誠意”的分手費傷害了愛的真誠

      戀愛需要雙方投入大量時間,也非常“燒錢”——從初期的吃飯、聚會,到“甜蜜期”為彼此購買禮物、共同旅行,都需要金錢“撐腰”。

      與退回“定情信物”的古老分手方式不同,如今,許多年輕人的分手顯得更為“瀟灑”——與其回收禮物,他們更傾向於拿出一筆費用,“買斷”對方在戀愛中付出的時間、物質和感情。

      BBC撰文稱,分手費更像未婚男女間的“離婚協議”,的確能有效解決分手時的難堪。有趣的是,一旦談及分手費,那些曾迷失在愛情中的情侶通常會變得非常清醒和冷靜,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會本着公平的原則,坦誠地計算前任在感情中的付出,也有人抓住這個機會,為自己爭取儘可能高的“精神撫慰金”。

      男性通常是為分手“埋單”的一方。在BBC看來,他們這麼做多半是出於“愧疚”——分手費被用來彌補女性因為這場戀愛而失去的其他機會。與道歉、撫慰相比,大量的金錢似乎更能展示提出分手一方補償的“誠意”。

      然而,《青年參考》記者通過採訪發現,被用來展示“誠意”的分手費,恰恰傷害了愛的真誠和人們對愛情的信仰。

      王充(化名)為上一段戀情支付了近10萬元的分手費。“我們是奔着結婚談的戀愛,一開始兩人相處得很好,我們走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,但後來她家裏的要求越來越多,我們間的矛盾越來越頻繁。意識到這樣下去兩個人不會幸福,我主動提出分手,她則告訴我必須拿出10萬元分手費,補償她這兩年的青春。我非常吃驚,但考慮過後,同意了——這樣也好,我對她不再有那麼多愧疚,能卸下道德的壓力。”他告訴《青年參考》。

      前女友索要分手費,這讓王充“挺受傷的”:“我沒想到她是這樣看待我們之間的關係的——兩年,10萬塊錢。我一直以為我們曾經愛過,但我現在覺得這段感情好像是我用錢買來的。”這段感情結束後,30歲的王充至今處於空窗期。這個曾經認為“戀愛就是雙方確認過眼神,想談就能談”的樂觀青年,現在坦言自己“有點兒怕了”。

      在內心深處,王充還是幻想遇到一份相對純粹的感情,起碼,兩人在感情中的付出不會被一筆一筆折算成金錢。不過,眼下的王充正“化悲痛為力量”,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,“與發展感情相比,還是先發展事業更靠譜”。

      “我不願提起關於分手費的過去,畢竟不光彩”

      有觀點認為,分手費現象的根源在於消費主義的驅動,在城市裏更為常見。但在某種程度上,分手費似乎更像舊俗的遺蹟——在聽從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時代,婚姻和感情往往帶有交易色彩,女方會通過索要“彩禮”等形式獲取補償。時代發展到今天,究竟是怎樣的心態,讓人們還在為一段感情的“金錢補償”而糾結呢?

      英國《每日郵報》認為:“在中國,傳統觀念認為,隨着女方年齡越來越大,擇偶範圍和空間也越來越狹窄。既然男方不願結婚,那他就必須賠償女方付出的感情代價,補償他消耗掉的女方的青春。”

      也有女性對受到的傷害難以釋懷,把索要分手費當作報復對方的手段。

      談過3次戀愛、不久前才步入婚姻的李倩(化名)告訴《青年參考》記者,她的上一段感情歷時8年,最後以男友“劈腿”告終。在這段感情中處於弱勢的她,決定“不惜一切代價為自己爭取權利”。“我把30歲前最好的青春浪費在那個渣男身上,他絕對不能拍拍屁股走人。他提出分手時説我們性格不合,説我控制慾強……但我們都清楚這些不過是藉口,真實的原因就是他另結新歡了。作為被欺騙的一方,我覺得只有讓他付出金錢才能讓他體會到痛苦,意識到代價”。

      李倩沒有透露自己從前男友那裏得到多少分手費,但她坦言,索要分手費的過程非常艱難,雙方“幾乎撕破臉”。“可我從來不後悔這麼做。”她告訴《青年參考》,“我把從他那裏要到的這筆錢,全部花在我和現任的婚禮上,這是我能想到的對前任最好的報復。”

      《青年參考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,即使曾向前任索要分手費,大多數受訪者也不願意談及這種做法。“畢竟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。”李倩坦言,“討論分手費其實是個兩敗俱傷的過程。這件事讓我們在彼此眼中變得醜陋,也把我們變成了親戚朋友口中的笑話。現在時過境遷,我不希望提起這些事,也不希望我的老公知道我有這樣一段過去。”

      “這筆錢像埋在鞋裏的石子,讓兩個人都不好受”

      值得注意的是,隨着時代的發展,在中國,支付分手費已經不再只是男方的事。近些年來,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的女性開始付分手費給前男友。她們認為,男方在中國傳統戀愛關係中會在付飯費和購買禮物方面花銷更多,所以分手時女方應該進行補償。

      和談了3年的男友分手時,Amy主動提出給他經濟補償。“我不想讓他或他的家人朋友認為,我在這段關係中佔了什麼便宜。”她告訴《青年參考》,“我們在一起時,他給我買過不少禮物,大多是首飾、化妝品什麼的。雖然分手了,但我並不打算把這些用過的東西還給他,而是直接還他現金,兩不相欠。”

      在Amy看來,如果兩個人之間的愛消失了,那麼曾經送給對方的代表“愛”的禮物就只是普通的商品。“我完全有能力購買這些東西,當時收下它們也是收下他對我的那份愛意。既然分手了,愛意沒了,東西就當是自己買來送自己的就好了。”

      對Amy來説,與其稱這筆錢為分手費,不如説是和前任劃清界限。“普通朋友之間是不會頻繁互送貴重禮物的,給他補償,其實也是表明我對這段感情的態度——我不會和他拖泥帶水、藕斷絲連。當我把錢打到他賬户的那一刻,就意味着我們真的一刀兩斷了。我想,這一舉動勝過千言萬語”。

      Amy的做法在好友Didy看來有些“多此一舉”。這個自詡為“愛情至上主義者”的女孩認為,Amy主動提出給男方分手費,並不能達到想象中的效果。“如果這段感情以失敗告終,無論索要還是主動提出支付分手費,都會讓彼此難堪。一段純粹的感情,不應該用錢畫上休止符,這隻會讓雙方都感到被羞辱。表面上看,他們是和平分手了,但其實兩個人都沒有因此(分手費)過得更好。這筆錢像埋在鞋裏的石子,讓兩個人都不好受”。

      用金錢衡量一切,結局只會更糟

      BBC指出,雖然分手費對感情破裂的情侶來説不是什麼新聞,但在司法實踐中,以“青春損失費”或“青春補償費”為名的賠償,於法無據,不受法律保護。儘管如此,雙方不滿分手費金額、最終訴諸法律的案例,還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裏。

      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。今年4月,一位女士給前任發送了一份清單,歷數了他們去過的所有餐館和酒店,並“合理”估算出對方在自己身上的開銷,希望自己可以儘可能地補償;在1月寧波市的一個案例中,一位男士要求前女友給予補償,原因是自己被女方甩掉,導致傷心過度,嚴重脱髮……

      像“200萬分手費遺落酒吧”的故事一樣,這些有關分手費的新聞往往引起關注。不過,對於分手費究竟應不應該付、到底有何意義,人們眾説紛紜。有網友質疑:“為什麼給錢才能分手?把自己當什麼了?商品?寵物?”也有網友稱:“用錢來補償損失,這不是天經地義嗎?”

      在BBC看來,金錢和愛情的關係似乎有些“剪不斷理還亂”。沒人能説清是否應該向前任索要分手費,或多少數額才合適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,那就是,分手費的出現,會讓那些本就因為尋找另一半而苦惱的男女更加苦惱。如果你衡量愛情的標準不再是兩個人的感情、性格、三觀,而想用金錢衡量一切、解決一切,那麼結局往往也會因為金錢而變得更糟。(來源:中國青年網)
標籤:
©本欄目文章內容及案例圖片均為愛無界或愛無界會員原創作品,版權歸廣州愛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會員所有。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及引用,剽竊必究!
上一篇 下一篇

相關案例

海外男士交友推薦
  • John
  • 國籍: 德國
  • 年齡: 50歲
  • 教育: 碩士
  • 身高: 175CM
  • 婚姻: 單身
  • 體重: 76KG
  • 行業: 資訊 /...
  • Mario
  • 國籍: 德國
  • 年齡: 53歲
  • 教育: 碩士
  • 身高: 174CM
  • 婚姻: 單身
  • 體重: 80KG
  • 行業: 技術/科...
  • Michael
  • 國籍: 奧地利
  • 年齡: 48歲
  • 教育: 博士
  • 身高: 197CM
  • 婚姻: 離異
  • 體重: 96KG
  • 行業: 法律
  • Мike
  • 國籍: 法國
  • 年齡: 40歲
  • 教育: 碩士
  • 身高: 176CM
  • 婚姻: 單身
  • 體重: 91KG
  • 行業: 技術/科...
  • Dennis
  • 國籍: 德國
  • 年齡: 40歲
  • 教育: 本科
  • 身高: 185CM
  • 婚姻: 單身
  • 體重: 76KG
  • 行業: 公務員
  • L
  • 國籍: 澳大利亞
  • 年齡: 49歲
  • 教育: 本科
  • 身高: 187CM
  • 婚姻: 離異
  • 體重: 86KG
  • 行業: 管理
查看更多

相關閲讀

熱門案例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黃女士的跨國故事:最大的幸福便是有一個白馬王子一直默默等着自己2019-01-26 13:07

有一種戀情,就是你知道無論你如何對待他,如何撒嬌,做了什麼,你都不用擔心,你也同樣會感到安心,因為你...
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馬拉松長跑式戀愛以後,我們在丹麥登記結婚了2020-03-02 11:13

2020年2月12日春,張女士和Andrew于丹麥登記結婚。至此,一場歷經2年的馬拉松式的跨國愛戀,...
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交友自我介紹案例分享(20~30歲)2013-10-18 17:09

我們結合案例,一起賞析在某些交友平台上點擊率較高的女士資料自我介紹案例,希望通過這些精選的案例能啓發...
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Dora和億萬富豪在美國的生活2019-09-19 15:55

2019年9月5日,Dora和億萬富豪Mike一起攜手飛往美國。短短時間內,Mike開着車帶Dora...
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比利時“王子”對我無微不至的愛(愛無界劉女士的海外生活)2019-06-01 18:18

24歲在愛無界嫁出比利時的劉女士,今年已經29歲了,現在和丈夫在比利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戴上大鑽戒,走上“人生巔峯”2020-01-06 11:28

2019年12月27日,唐女士戴上了未婚夫Simon送的大鑽戒,從此生活都是滿滿的寵愛和幸福!牽手一...
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Jane和優質伴侶在荷蘭的幸福生活2019-07-04 11:56

6月28號上午11:11,Jane到了億萬富豪Alec的家中,給愛無界分享自己此刻的心情:“很大很舒...

熱門國際婚姻案例
驚歎美! 生命的花兒絢爛綻放(47歲的Lily結婚啦!)2018-02-06 10:09

在寒冷的冬日裏,愛無界廣州總部全體收到來自北京47歲的Lily被求婚的喜訊,姐妹們頓時熱氣沸騰!20...

熱門文章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脱歐後英國出簽證新招方便中國訪客進入歐盟2016-11-02 10:00

英國到比利時訪客服務於2015年7月在北京、上海和廣州推出。自2016年10月31日起,申請者將可以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全國十大婚戀網站排名2020-09-15 10:00

婚戀網站十大品牌,婚戀網站哪個品牌好?婚戀網站哪個牌子好?如何選擇婚戀網站品牌?婚戀網站排名是怎樣的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四川李燕遠嫁美國生混血寶寶,這些跨國婚姻的真實故事可能你還沒聽過!2021-11-10 10:00

近期,四川李燕遠嫁美國生混血寶寶,81歲婆婆每週飛500公里幫她帶娃的故事火了,在愛無界,有很多像李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2019年涉外婚姻統計曝光跨國婚姻驚人內幕:女性嫁給老外比男士娶外國老婆數量更多2021-11-10 10:00

據2019年涉外婚姻統計數據顯示,2019年涉外婚姻人數越來越多,尤其是越來越多中國女性嫁給老外,在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美國夫妻間的AA制,到底是怎麼回事?2020-03-07 10:00

在美國生活的日子,顛覆着我們與生俱來的傳統觀念。我們從小的教育,是接受不了夫妻AA制這種"時髦"的家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結婚移民美國多久能拿到綠卡,一個女人結婚移民全過程分享2021-11-10 10:00

很多人都想去國外移民並在國外定居生活,其中和國外人結婚並且拿到當地的合法身份是一個有效的途徑。那麼一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中國女足隊長張歐影與美國丈夫相愛相依 中美跨國婚姻幸福美滿2018-05-15 10:00

近日,據相關媒體報道,現定居美國的前中國女足隊長張歐影,身患肺癌,如今情況十分危急。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中西方飲食文化異同比較2017-06-30 10:00

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。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,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國際交友婚戀網站哪家靠譜?2021-11-10 10:00

國際婚戀網站哪個靠譜?有交友、徵婚需求的人,除了通過熟人介紹,就是尋找網上的徵婚、交友、婚戀網站。但...

國際婚戀交友資訊
我主良緣婚介所收費價目表2021-11-10 10:00

我主良緣婚介所收費價目表,在國內各大婚介諮詢平台,亂收費一直都是最常見的問題。因此,關於婚介是怎麼收...

點擊
諮詢
16